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Environment 
開課學期
112-2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工作學系  
授課教師
葉琇姍 
課號
SW1007 
課程識別碼
310 4800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一2,3,4(9:10~12:10) 
上課地點
社103 
備註
第一節課程請務必出席!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6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人在情境中」是社會工作實務重要基石,因為社工專業相信人類行為的模塑過程相當複雜及具多面向,除了個人的因素外,受到其生理、心理及社會等內外因素的影響。社工人員從事助人的過程,有必要瞭解這些模塑個人的動態因素,作為助人介入規劃及服務執行的依據。本課程將以一個多元的知識架構來介紹有關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內涵,及生理、心理、社會架構,並提供一個整合的取向來評量(assess)人類的成長歷程及社會生活功能,進而建構社會工作實務有關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關係。 

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目標在協助學生熟悉生理、心理和社會的評估架構。課程的進行將以課程講授和多媒體教學為主,輔以修課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實例報告(專題演講)、書面作業等教學之方式,學習有關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知識,以及與社會工作實務之關係,以幫助未來進入社會工作實務的準備。 
課程要求
為達成教學目的,學生除了課前預習指定書本章節外,需準時出席上課,參與課堂或課後小組討論,並完成指定作業及期中、期末考試等。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1. Anissa Taun Rogers,2016,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Perspectives on Development and the Life Course /4e.Routledge.;中譯本:張紉、劉嘉雯、李靜玲譯(2019),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發展與生命歷程的觀點, 台北:心理出版社。
2.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作/ 譯者:Ashford/張宏哲等譯,洪葉出版社。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中考 
30% 
紙筆測驗 
2. 
期末考 
25% 
紙筆測驗 
3. 
學期小報告 
10% 
提交一份個人嬰幼兒至上大學前之生命經驗報告,請訪談一位家人,及融和你自己的記憶,介紹這20年來個人、家庭、家人、社區環境的變化,以及個人印象深刻之事。2000字以內,並包含一張自己的生活照。第4週交。 
4. 
分組報告 
15% 
每5-6人一組,設定學期主題,討論後於課堂排定時間簡報,並接受提問。需繳交簡報一份(以組為單位)、個人參與之心得1000字以內(個人)。期末考前一週交。  
5. 
出席與參與討論 
20% 
1.出席課程及課程內的參與、含課堂中的小作業。 2.本學期另安排演講一場,可於演講後一週內提交聽後心得,1000字以內,可獲加分,最多加5分。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
作業繳交方式
延長作業繳交期限,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
考試形式
書面(口頭)報告取代考試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19  課程導論 
第2週
2/26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多面向的架構 
第3週
3/4  懷孕與生產時期發展 
第4週
3/11  嬰幼兒時期發展 
第5週
3/18  嬰幼兒時期2 
第6週
3/25  兒童時期發展 
第7週
4/1  發展理論與青少年時期發展 
第8週
4/8  期中考 
第9週
4/15  多元文化與理論補充發展、成年前期發展 
第10週
4/22  中年時期發展 
第11週
4/29  老年時期發展 
第12週
5/6  專題講座-身心障礙者的生命歷程 
第13週
5/13  超高齡社會與照護議題 
第14週
5/20  學生分組報告1 
第15週
5/27  學生分組報告2 
第16週
6/3  期末考